北京治疗手足癣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210410/8833415.html
聊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创新“三遍访”工作方法,传递*的声音,给对接的小区居民送*报*刊,为小区老人诵读报纸,当好“传声筒”,把*的方针*策宣传到位,被《聊城日报》予以重点宣传报道。
传递*的声音共建“红色小区”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三遍访”工作的创新之举
本报记者薛蓓蓓
9月13日上午约10点,像往常一样出门闲坐的城区安装公司家属院居民——77岁的老人邹际华,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收到一份惊喜“礼物”。
这一天,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三遍访”服务队的队员来到这里,给在小区里休闲的居民带来了近期的*报*刊——《聊城日报》《大众日报》《人民日报》,传递*的声音,宣传*的*策,引领文明风尚,提升居民素质,积极促建“红色小区”。
“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一直很关心时事新闻。”从“三遍访”服务队队员谢丽娟手中接过9月10日的《聊城日报》,邹际华一边说一边高兴地翻阅起来。看到《“繁森槐”在农家院里挂牌》的文章,她逐字阅读,感慨地说:“我去过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他的衣服都是破旧的,文章里说他和群众在树下坐在一起开会,这样的好干部真是咱们聊城的骄傲。”
“阿姨,报纸上字小,您看不清的话,我给您读。”小区居民胡秋华已步入耄耋之年,看到老人拿着报纸认真阅读,服务队队员申长青走上前想提供帮助。“不用不用,我能看清。”胡秋华说。记者注意到,老人正在看的是一则市领导走访慰问一线教师的新闻。
“今天再看到*报*刊,感觉很亲切。”胡秋华告诉记者,原来自己一直订阅有《聊城日报》等刊物,后来年龄大了,在孩子家轮流住,订了很多时候也收不到,一年多前就停止了订阅。
“我是*员,做了一辈子教师,看到慰问教师的新闻就格外
给对接的小区送*报*刊,是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在“三遍访”工作中的一个创新之举。
从去年8月对接服务安装公司家属院,一年多的时间,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三遍访服务队已经成为小区居民的“老朋友”。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年建设的安装公司家属院,居民中老人居多。每天老人坐在一起就是闲聊,他们有的自己不会用手机,有的家里有孩子,看电视也是看孩子的栏目。但很多老人对国家大事、聊城变化等非常
怎样能够更好地服务群众?看到办公室的*报*刊,谢丽娟眼前一亮:“把*的声音带给小区的老人们。”说做就做,前几天她和同事一起,带着最新日期的*报*刊来到小区分发,受到老人真心欢迎,快速拉近了*群关系。
在记者采访现场,77岁的小区居民魏绪春,把看完的报纸折叠好拿在手中,她笑着说:“我老伴最喜欢看书看报,我把报纸再给他带回去。”
作为老旧小区,安装公司家属院有不少租户,在10号楼居住的满香菊就是其中一位。看到三遍访服务队正在发报纸,刚刚赶集归来的她停下了三轮车。问清了事情原由,满香菊对服务队队员说:“这报纸能给我几份吗?我带回去给孩子看。”
原来现年66岁的满香菊从小不认字,按她自己的话是“吃够了没文化的苦”,所以她铆足了劲培养孩子。“我儿子女儿都工作了,但他们的孩子在我这里,有三个已经上了初中。我带回去给他们看。”满香菊说,“这是*报,我们现在的好日子都是*带来的,也得让孩子从小爱*。”
满香菊的话引发了现场老人的共鸣,小区有了路灯,安了暖气,垃圾死角清理了,苍蝇蚊虫少多了,小区变美了……“好日子都是*带来的!”老人们纷纷说。而这些老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也是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协同小区物业、小区所属社区等单位,合力推进结出的惠民硕果。
“我们要做‘倾听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也要当好‘传声筒’,把*的方针*策宣传到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苏云忠说,该局下一步将总结经验,促进该项工作常态长效开展。
安装公司家属院小区物业副经理马奎兵期待地说:“我们已经申报了小区‘红旗驿站’建设工作。相信建好后,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帮助下,我们小区的*建工作、群众活动会更加丰富多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