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者:余姐
本章节共字,阅读时长约8分钟
一般来找我咨询求职找工作问题的应届生,基本都在临近毕业,或者是已经毕业时。
每次我都特别可惜。
因为如果能够早一年来找我,我就会告诉他,如何把握好临近毕业这一年的求职节奏,有效地利用好秋招、春招及其它求职方法和渠道。
这样,极大概率,能够在拿到毕业证之前,就拿到至少一个还不错的offer。
但到了临毕业,一切就来不及了。
因为接下来的秋招,针对的就是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了。
那么,应届生们到底从什么时间开始准备找工作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机呢?
我的答案是:距离正式毕业还有一年半时。
为什么会是这个时间?有必要这么早开始吗,又或者有人会问,这是不是已经晚了,应该更早开始呢?
这一章节,我就来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个时间是相对合理的,以及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应该如何重点抓住几个重要的节点:
确定职业方向、实习、参加秋招,以及秋招失败后如何快速启动预案。
只有在每个节点都做了正确的事,才有可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当然,我说的距离毕业一年半前开始准备,并不意味着所有应届生求职找工作,都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
事实上,如果能够尽早规划和打算,大概率能够在秋招就顺利拿到满意offer,结束战斗,接下来到毕业的时间,就可以安心享受最后的校园生活了。
01应届生求职,为什么需要提前一年半开始
在面临毕业后何去何从的选择时,每名应届生极其背后的家庭,都有许多决策和事项要完成。
早在这个专栏刚开始的时候,我就专门用了一章节,来跟大家分析,到底是找工作、还是进一步进行学业上的深造:
求职,考研,还是考公务员?应届生,你了解不同选择意味着什么吗
确定了自己要找工作步入职场后,要想从容地获得一份好的工作,仍然还有几个重要的节点和步骤,需要提前布局:
1、提前一年半,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关于职业方向的确定,在我这个专栏的前面几个章节,也已经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具体做法请参考下面这几个章节内容:
应届生第一份工作怎么选?只看工资的都会后悔,这3个标准最重要
应届生,专业对口的工作很少,也没特别兴趣爱好,能找什么工作?
2、参加秋招前一学期,根据职业方向寻找实习
我们以4年制本科生为例,大四上学期需要参加秋招,那么,大三下学期在一开学确定了职业方向之后,就要开始利用这半年,找到跟职业方向相关的单位和岗位进行实习。
这个实习有三重作用:
第一,提前预热和锻炼自己搜集招聘信息、写简历及面试的必备求职技能;
第二,为后面正式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可以直接转正,若没有转正名额,有相关实习经验,在秋招中也会有非常大的优势;
第三,以最小成本验证自己职业方向是否需要调整,只有亲自参与到职场中每一项具体工作,我们才能对一个岗位有最直接的感知,经过亲身实践后,判断自己是否要坚持一开始确定的职业方向,如果要调整,正式找工作时,换一个职业应聘,转换成本几乎为零。
3、参加秋招提前批和秋招,赶早不赶晚
如果你错过了探索自己合适的职业方向,又错过了实习,那都还不算太糟糕,但是,秋招是一定不能错过的,谁错过了秋招,谁就错过了自己整段学生生涯的*金求职期。
一般来说,每年5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各大公司秋招提前批的招聘时间,7月中旬到11月底之前,是秋招时间。
特别提醒两点:
一,正式毕业前一年的秋招才属于自己,比如,对4年制的本科生来说,大三到大四的那一年暑假,就要为秋招做准备,而不是等到大四正式毕业,那时候我们已经是往届生了;
二,虽然看起来秋招提前批和秋招持续时间比较长,但这只是因为每家公司开始秋招的时间有早有晚,具体到每一家公司,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