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8年,非洲加纳欠中国的钱被一笔勾销 [复制链接]

1#

在信奉马基雅维利的国际*治舞台上,白眼狼的“坏国家”永远是远远多于知恩图报的“好国家”,遵守契约的十分少见,讲究道义的就更加难得。

中国就曾经深受某些国家背信弃义、忘恩负义之害。

不过有一个国家,却始终未曾忘记中国对它的无私援助。从年到年,中国几乎每年给这个国家减免债务、给予低息贷款、无偿金钱物资援助等等。

在年,这个国家做出了一项令西方感到大为震惊与嫉妒的举措,同中国签订了一项优惠力度空前的协议,以远远超出中国援助金额的“天价特权”回馈了中国长年累月的善意之举。

不少西方主流报纸还对加纳和中国签订的这项协议竭尽抹黑之事,妄图在加纳国内掀起强大的反对声浪以进行全力狙击。

那么,作为一个和中国相隔万里、非亲非故的西非国家,加纳历史上与中国结下了哪些不解之缘以至于加纳不惜冒着得罪西方和国内反对派的危险也要同中国交好?

中国加纳之间做了什么协定才让西方媒体如此跳脚?这里面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地方呢?

(加纳首都)

不顾风险毅然前往访问周恩来打下中加友谊基石

早在南宋时期,中国在《诸蕃志》中就明确记载一个盛产*金的国度:茶弼沙。通过不少专家考证认为是这个多金的国度最有可能是加纳。

在其后数百年时间内,靠近西非沿海又有丰富*金矿产的加纳成为了西方殖民者的理想入侵对象。

(加纳“奴隶城堡”,殖民时代奴隶贸易据点之一)

一车车的*金、一船船的奴隶被运到了遥远的欧洲、美洲,加纳沿海地区也自此得到了“*金海岸”的美名。

自然资源和年轻劳动力资源的流失、殖民统治的残酷压榨,使得加纳在刚刚获得独立时成为经济极其落后、产业结构单一脆弱的国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发展形势,直到今天人均gdp还保持在美元,是个标准的穷国。

贫穷的加纳原本和中国素不相识,但在周恩来总理的努力之下,加纳人民开始流传着“我们情感上更亲近中国”的说法,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年-年,周恩来动身前往非洲多国进行访问,原本预定与加纳总统恩克鲁玛会面。

(周恩来访问加纳)

谁知在见面前不久,加纳国内突然发生了一起针对恩克鲁玛的刺杀行动,总统虽只是脸部受伤未有生命危险,但已经显示了加纳国内*治生态并不平稳,此时如果取消对加纳的访问似乎更为稳妥一些。

周恩来拒绝了更为妥当的安全方案,不顾危险继续按照原计划访问加纳。

(加纳为周恩来举办了国宴)

为了照顾到加纳总统伤势,他还特别向加纳方面提出总统不必亲自来迎接而是自己前往总统官邸探望,这让加纳人民对中国增添了不少的好感。

中加建交之初,中国尚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不像今天这般财力雄厚,而加纳也并非越南、朝鲜这样和中国安全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按常理来说是没有出手援助必要的。

但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站在了团结第三世界国家的角度,仍然坚持咬咬牙从本不富裕的口袋中力所能及地抽出一部分支援加纳国内建设。

包括派遣国内技术专家为加纳农业增加产量、增强加纳国防实力等,年及其之前的援助金额高达多万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援助虽在数量上不一定多于西方国家,但全部是不附加任何*治条件、严格尊重加纳主权的前提下进行的,是一种光明正大的援助而不是一种背后有所图谋的施舍。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增强,对外援助的水平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加纳又以年后援建的四大项目为代表性标杆。

这四大项目分别为凯蓬水厂、霍城医科大学、加纳海岸角体育馆、布维水电站。

其中霍城医科大学是目前非洲最大的护理和助产学院,凯蓬水厂一口气解决了万加纳人的饮用水问题。

此外,帮助加纳穷人看上电视的“万村通”项目、可再生能源技术合作也是让无数加纳普通人受益匪浅、实实在在吃到甜头的好项目。

正如毛泽东所形容的,“我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兄弟关系,不是老子对儿子的关系”。

(二)中国大笔一挥连续多年减免加纳债务

作为一个在非洲增长飞快有着迫切资金需求的国家,加纳因其财务管理水平较一般而使得债务水平屡屡上涨。

在年加纳还只是位列非洲中等水平的债务风险国家,到年就上升为高等水平债务风险国家。

加纳欠下的外债在年达到了亿美元的水平,很多人乍一看这个数字或许觉得不足为奇,区区亿美元对中国来说不算多。

但是加纳毕竟只是一个人均gdp只有多美元的国家,这亿美元平摊到每个加纳人头上就是多美元,全国人民不吃不喝小半年才能还清债务。

债务成为了悬挂在加纳财*和国民经济头上的一把随时可以掉落的利剑。

为了帮助加纳走出债务困境,中国从1年开始就以无息贷款、直接赠款、减免债务等多种方式为加纳财*减轻压力。

其中在一年,中国就直接免除了加纳万美元的债务,并直接在当年以基建的形式赠送给了加纳万美元价值的财物。

而在3年、年、7年中国*府亦分别免除了加纳万美元、万美元、万美元的债务。

中国免除债务的做法或许会让一些人感到困惑,这难道不是一种血亏到家的行为吗?

实际上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债权国隔一段时间适当免除一些穷国的债务是一种常见的合理行为。

(采摘可可的加纳农民)

为了避免穷国债务积压越积越多,以至于到最后因财*压力过大而破产、经济崩盘,债权国通常会以减免债务、增加援助的方式让这些穷国得以维持供血造血的基本能力,保证社会经济平稳运行。

当然,中国免除加纳债务既不是一种心血来潮、打肿脸好面子的慈善,也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添加一系列严苛的*治经济条件,而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双赢行为!

就在大规模免除债务的年,加纳“知恩图报”,与中国之间达成了一项令西方*客、环保主义者感到十分愤怒的超级协议。

(三)20亿美元换取全国5%铝矿开采权中国赢得丰厚回报

前面提到加纳是世界上著名的*金海岸,自古以来就以*金高产而闻名于世。但此次中国有求于加纳的并不是*金,而是加纳丰富的铝矿资源。

(铝矿石)

铝这种材质在历史上曾经价比*金,随着全球开采量的上升,铝的价格不断随之下降。

但铝的重要性可一点没下降,它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被盛赞为“会飞的金属”,在诸如电器、建筑、汽车等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地大物博,铝矿保有储量在世界上排行第三,按理来说铝矿是够用的。

可问题是中国的铝矿先天不足,大部分是品质中等的普通矿,埋藏在过深的地下使得开采难度又高,洗选难度大,性价比不如国外优质露天铝矿。

(近年来中国铝矿进口和需求变化曲线)

所以长期以来中国铝矿摆脱不了从外国进口,对外依存度至少在一半以上。

随着世界主要铝矿大国对本国资源日益重视,采取了诸多贸易保护措施,例如曾占据我国铝矿进口八成以上的印尼在就出台部分限制铝矿出口措施,到了今年更是直接全面禁止铝矿资源出口。

中国涉及到铝矿的上下游产业不得不对此提前应对做好准备,四处在全球收购合适的铝矿。

而加纳的铝矿恰好是中国所梦寐以求的。

(加纳阿瓦索铝土矿,中国公司拥有8成股权)

据了解,加纳是非洲知名的铝土矿大国,拥有价值超过亿美元、15亿吨之巨的铝矿,而且埋藏深度较浅,开采难度较低。

可是因为基建不够发达、开发技术落后、投资资金不足而“捧着金饭碗要饭”。

加纳正是看到了中国迫切的铝矿需求,所以双方一拍即合,立马在年签署了一项铝矿合作协议。

(加纳首都一座正由中国承建的立交桥)

按照协议内容,中国提供20亿美元价值的基建设施以同加纳交换其国内5%的铝土矿开采权。

(开采铝矿)

本来这是一项各取所需、平等互利的标杆性协议,有些人却坐不住了。

(四)中国在加纳采矿动了谁的奶酪

不出预料的是随着协议的顺利签署和实施,“新殖民主义”的大帽又朝中国扣了上来。

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无非是那些“复读机”式的陈词滥调。

(加纳原始森林)

例如中国以购买原材料的形式对非洲进行殖民掠夺、中国劳工大肆登陆非洲抢占当地就业机会、中国开采铝矿会砍伐森林破坏当地森林环境、中国正在让加纳陷入沉重的债务陷阱中、中国不按规定履行协议·······

在媒体的鼓噪之下,加纳国内反对派和民间环保人士应声附和,不断以开采铝矿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甚至威胁到地球生态环境的名义,一纸诉状告到了当地法院,妄图裹挟司法、煽动民意阻扰协议的顺利实行。

然而这些西方舆论喉舌的声音其实是在“以己度人”。

如前所述,中国可不只是简单地在非洲买资源,像西方殖民者那样留下一堆鸡毛后拍拍屁股走人,而是授人以渔,为加纳搭建好完善的基建、铝加工产业链后,再将矿产合理妥善开发。

并且,所谓加纳跳入中国设定好的债务陷阱说法纯属子虚乌有,加纳债务的大头一直以来是欧美发达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

在主要世界大国当中,中国是对非洲落实暂缓偿还债务力度最大、执行最彻底的国家,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加纳债务的锅扣到中国头上。

至于环境保护,任何矿产开采活动要说一点不污染环境是不可能的,但欧美发达国家占着说话不腰疼。

自己已经享受到了工业化的红利却要其他落后国家以牺牲经济增长、保持落后生活水平的代价去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未免太不公平。

(加纳海岸殖民者留下的炮台)

归根到底,还是这些欧美*客媒体们看到中国在他们曾经的殖民地“攻城略地”感到了愤怒和嫉妒,心中不平衡才发出了满腹牢骚。

正如加纳驻华大使爱德华·博阿滕所说的那样,这就像回到家看到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在与他人交谈,你(西方国家)会不由自主感到焦虑。

(中国加纳建交纪念邮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