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也举行许多大型活动。此前两天,内蒙古新华书店开展了“全场图书七折第二届回馈读者感恩会”活动,借助庞大的智慧书城系统,手机扫码自助结账,内蒙古新华书店购书七折优惠……这个春天,内蒙古全民阅读阳光明媚。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内蒙古来说,几乎是每个旗县都有一个传说,每条街坊都有一个故事,每个人都有一种对墨香的记忆。可是,在品味文化时,肩负挖掘、整理、继承、弘扬、发展、壮大工作任务的内蒙古人似乎和人们念叨的“出版业江河日下”并不兼容。
当“我有故事,你有酒吗?”成了一个想说需要观众、开花需要结果的命题的时候,内蒙古读书之旅如何破冰?“出版业销售收入上演高台大跳水”迎合着“纸媒已死”的论调甚嚣尘上,其实,我们却没有注意到,内蒙古一直在行进。这条路不是在印刷纸上探寻,而是跳出出版物的窠臼,站在产业的高度展望以及有意识的产业靠拢。
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府公布工商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自治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十五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其中包括电子出版物制作单位、复制单位,音像制作单位、复制单位,可刻录光盘生产企业,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的企业,电视剧制作单位设立审批;从事出版物批发业务,电影制片单位以外的单位独立从事电影摄制业务审批,印刷业经营者兼营包装装潢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审批;从事出版物零售业务许可、电影放映单位设立、变更业务范围或者兼并、合并、分立审批;电影制片单位设立、变更、终止审批;电影发行单位设立、变更业务范围或者兼并、合并、分立审批等项目。
如果说,此次十五项工商登记审批事项由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是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推动简*放权、推进*府职能转变和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行业企业更加便捷的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激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市场活力、规范市场秩序的话,那么从一定意义上看,这其实是内蒙古出版业主管方给绑在内的内蒙古文化产业松绑,使之挣脱外在束缚,释放更多的市场活力。
登上舞台想唱戏
还缺点啥?
松了绑,身体就轻便。轻便,就意味着可以登上更多更大的舞台。于是,一场内蒙古新闻全民阅读以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戏拉开帷幕。
由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牵头,自治区印刷发行及新媒体企业股权(债权)融资项目申报、新闻出版产业示范项目和实体书店示范店的推荐和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开展了申报工作;制定了《扶持社会力量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的指导意见》。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包钢集团、鄂尔多斯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区等也纷纷递上橄榄枝,签订了助力产业发展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时代在进步,产业在发展。自治区全民阅读也开始了跨界之旅。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媒体融合发展。建设了媒体“中央厨房”系统,加快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协作平台建设,加强了对蒙古文云教育内容资源数字化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
登上舞台想唱戏,外在推力必不可少,还需要有台下内功。
行走在内蒙古广阔的大地上,当眼前的美景美食牢牢抓住了你的视觉和味觉时,在内蒙古,还有一个地方能够抓住你的心灵世界。那就是“实体书店+”工程。该工程以图书、音像制品为核心,融入文化用品、儿童玩具、教育培训、视听和数码体验、电影、咖啡茶座、电商等业态,打造升级版实体书店,推进“实体书店+”进商圈、进社区、进校园。
这一工程的实施是全民阅读及其产业的“内功”支撑。
作为为全民阅读提供养分的远方出版社,其身在一线的总编室主任胡丽娟感慨良多,她说:“主题出版的本质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主题出版要有深度、有态度更要有温度,要构建多层次、多向性和多元化的产品线,体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通过优化布局,大力推广数字印刷、内蒙古全民阅读及其产业实现了紧密结合。远方出版社在出版方面的前瞻意识显示出了强大的生机。“要出版读者喜闻乐见的书,并把每一本文学艺术类的图书做成精品”,成为像胡丽娟这样的内蒙古出版人的核心理念。
绿色印刷、按需印刷,促进义务教育教材印刷、包装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原材料供应、产品设计、排版制版等规模效益不断提升,产业业态逐渐升级,内蒙古在全民阅读的全供应链和物流产业链上开始下足功夫。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融合发展的创意园区、产业基地,形成较为完整的内容创意、加工、存储、复制、传播、消费物流端无缝焊接。集聚行业资源,培育新兴业态,在内蒙古也已经渐成规模。
年,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包头市启幕。此次书博会吸引了余秋雨、阎崇年、蔡志忠、曹文轩、葛剑雄、麦家、石钟山、鲍尔吉·原野、高希希等人。大会共有44个代表团、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展,总展位数达到了个,参展观众达83.46万人次;书博会前期和展中共举办各类阅读文化活动余场次,展出图书40余万册,交易额逾40亿元码洋;拉动包头市、乌海市、乌兰察布市相关产业实现GDP56亿元。通过本届书博会的平台,内蒙古出版业不仅大力推动了全民阅读活动,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了民众文化素质,更向外界展示了内蒙古既具有时代性、又蕴含民族特点,有特色、有味道、有水平的出版实力。管中窥豹,这也预示着内蒙古的全民阅读及其延展出来的产业开始了勃兴。而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年,全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增加值亿元,占自治区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的一半,也佐证了这一论断。
全民阅读的精彩
需要如棋手布局
广袤的土地和独特的民俗给内蒙古出版业提供了无数的素材,随便在这些素材里掬一捧就是一段精彩的文化记忆。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立足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立足“高原”勇攀“高峰”,着力打造精品力作。有26个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43个项目列入国家“十二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规划;34个项目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规划。有6种出版物获得中国出版*府奖、9种出版物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奖、1种出版物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3种报刊荣获“中国最美期刊”“全国优秀少儿报刊”称号、2个行业单位被评为“推进绿色印刷标兵企业”。为迎庆自治区成立70周年,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主编的图书《长河筑梦——蒙古民族史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内蒙古自治区史话》等作品引起读者热烈反响。一批思想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的新闻出版精品收获的不仅仅是国家级奖项,更多的是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