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兴财经报纸从创刊、兴起到占据主流仅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它们起点高、经营理念先进、经营策略高超灵活,取得了重大成功。由于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自然地积累了一定的问题,而且与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国外三大财经报纸相比,它们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国外三大财经报已经实现了利润来源模式的多元化,新闻内容足以主导商业领域的舆论导向,我国新兴财经报纸的产值和规模存在巨大距离,还是“小报”,在国际财经领域的话语权上处于接受、引用、的境地。
一、同质化严重、读者群太小、新闻盈利能力差
1.报纸定位、新闻内容同质化严重、读者群太小
四份新兴财经报纸为了争夺读者与广告市场,都集中力量发展固有的一小块领地结果造成没有差异化,没有不可替代性,没有独特竞争优势。目标读者、新闻内容、发行渠道与策略、广告同质化严重。新兴财经报纸的竞争还处于不太成熟阶段,它们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经营报》定位于中小企业主,《世纪经济报道》定位于企业中具有决策能力的中层管理着,《经济观察报》定位于“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思想、拥有未来”的“四有”实力阶层,《第一财经日报》定位于读者群定位于最具决策力、最具消费力、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最有价值的人群。
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几乎都定位于我国的中产阶层和精英人士,为了体现高端,他们不断缩小自己的读者圈,正是坚持所谓的高端,必然地造成了新闻报道面的狭窄、没有独家新闻,这样必然导致读者群变小。相反,《华尔街日报》的读者除了中产阶层等社会精英以外,还有广泛的社会大众,高中老师和学生都是它的忠实读者。
四份新兴财经报纸在版式设置、栏目编排上具有很大的同质化,而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