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各种题型和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各种题型和解题技巧1
文言文专题复习
考查要点
1、理解文中主要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基本题型
1、以选择题的形式对生命力较强的词语的语义进行考查;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关于课文内容的简答题。
―复习建议
一定要准确把握重要文言词语的含义,尤其是课下注解中的词语,自己进行归类、整理。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文言语句的翻译,最后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由于考试说明中要求考生掌握的12篇文言文篇目全部属于课内篇目,所以对文言文的复习,我们将采用试题的形式,对同学们最应该掌握和考试中最容易考到的内容进行一次大搜索。同学们若能认真、独立地完成所有这些题目,相信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你早已成竹在胸。
按照出版计划,本期为同学们安排下面4篇文章,剩下的8篇,我们将陆续在后面的两期报纸中为大家刊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加点的词。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③曾益其所不能
④人恒过
⑤而后喻
⑥入则无法家拂士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同(__)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__)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同(__)
3、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加以解释。
①苦其心志(__)②劳其筋骨(__)
③饿其体肤(__)④空乏其身(__)
⑤行拂乱其所为(__)⑥动心忍性(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5、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①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的事业,必须要经过许多磨练。其目的用孟子的话说就是。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作者在第一段共列举了几个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
③本文是怎样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的?答:
④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要
考点扫描
《北京市20xx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现代文阅读部分涉及说明文阅读的`考点如下: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理解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6、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想一想:已经进入中考复习冲刺阶段的你,是否对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型心中有数了呢?
我们不妨看看20xx年一些省市的说明文阅读中考试题,从中可以发现目前说明文阅读考查的内容和题型发生的新变化。
想一想:以上每道试题前都标注了不同的符号,分别对应着说明文不同的考点。结合学过的说明文知识,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复习策略
1、准确概括说明内容和提取文中信息
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的特征,弄清了特征,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
把握事物的特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1)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直接指出了其特征,如《中华瑰宝――太极拳》;有的标题点明说明对象,如《城市视觉污染》,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