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小报的编辑感慨
文/张必林
(题记:湖北省作协会员丶《兰桂生香》一书作者丶监利市集报协会副会长彭桂生,约我为集报协会的小报《荆南报苑》创刊十周年写篇小文。彭兄是收藏大咖,藏品丰富,我不敢班门弄斧,只能写点编辑小报纸的感慨。)
我收藏有两张小报,一张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春芽》文艺报,另一张是年的《监利作家》报。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县委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下,监利县成立了第一个文学社团"监利县春芽文艺社",出版有《春芽》文艺月报。
春芽文艺社是以文学爱好者万建芳为首策划筹办成立的。那年代,监利县没有文联,也没有作家协会。当时,印刷出版一份报纸的周期很长。《春芽》编辑部的办公室设在西门堤旁边的工艺美术学校内。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经责任编辑初审,值班编委二审。万建芳在排版纸上编辑清样,便委托我呈送宣传部长郑远志终审。我拿着排版清样和稿件交印刷厂印刷出版。一张报纸,从选稿、编辑、审核、手工排版、铅字印刷出来,最快也要耗时半个月。
现在印刷一份报纸则简单多了。
我还有一张年的《监利作家》报,
都是作者用电子邮箱投稿,我在电脑或手机上选稿、编辑、排版,然后发给印刷厂。电脑排版一天时间出清样,印刷一天时间,报纸便出版了,不需三天两头跑印刷厂,简便快捷。
这张《监利作家》报,是本土文学爱好者们的内部交流小报,是我年管理作家协会日常事务时,竭尽所能,费心费力筹建创办的,现在已经成为了纪念,是我的集报收藏品了。
———————————————
张必林:网名玉堂天师,湖北省作协会员,监利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出版有长篇小说《义乌打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