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03/5813045.html宋辽时期的围棋子元典方策围棋会馆藏
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五代分裂的局面,使国家又归于统一。出于偃武修文、长治久安的需要,北宋从一开始就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文治*策,完善科举制度,给予文人优厚的待遇和各种升迁的机会。这种社会环境,使北宋文化在灿烂的汉唐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更为繁荣,哲学、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都出现了长足的进步,并表现出活跃、多样、深厚的特点。围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艺术和娱乐活动,在这种斑斓恢弘而又富于孕育性的社会文化氛围中,一扫晚唐五代的卑弱之风,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展示了崭新的气象。
无独有偶,和初唐围棋因唐太宗的提倡而大有发展一样,北宋初期的围棋也因宋太宗的提倡,一开始就呈现出新的面目。
宋太宗赵炅,原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炅。他继其兄赵匡胤之后,做了宋代第二个皇帝,并最后完成了中国本部的统一事业。宋太宗性嗜学,工文史,“琴棋皆极品”(叶梦得《石林燕语》),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他常常召棋待诏对弈取乐,陶醉于围棋怡情养性的愉悦之中。李壁《王荆公诗注》说:太宗时,待诏贾玄侍上棋,太宗饶三子,玄常输一路。太宗知其挟诈,乃曰:“此局汝复输,我当榜汝。”既而满局,不生不死。太宗曰:“我饶汝子,今而局平,是汝不胜也。”命左右抱投水中。乃叫曰:“臣握中尚有一子。”太宗大笑,賜以绯衣。君臣棋乐陶陶,给棋坛留下一段趣话。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中说:太宗喜弈棋。谏臣有乞编窜棋待诏贾玄于南州者,且言:“玄每进新图妙势,悦惑明主。而万机听断,大致壅遏。复恐坐驰睿襟,神气郁滞。”上谓言者曰:“朕非不知,聊避六宫之惑耳。卿等不须上言。”宠爱棋待诏贾玄,不爱美女爱围棋,以围棋“避六宫之惑”,是宋太宗一大发明,也是他于围棋忘情得趣的最好反映。
宋太宗与臣子对弈之外,还自创了对面千里、海底取明珠和独飞天鹅三个死活题,颁示近臣。王禹偁《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袄天使》诗:“太宗多才复多艺,万机余暇翻棋势。对面千里为第一,独飞天鹅为第二。第三海底取明珠,三阵堂堂皆御制。”即是言此。作为皇帝能创作新的棋势,这在历史上尚不多见,而近臣“多莫究所以”,说明太宗的棋艺水平是很高的。
在太宗的提倡和影响下,宋初的文人士大夫大都喜好围棋,而且比较注重对棋艺的研究,有的甚至对围棋的发展做了较大的贡献,其代表人物是徐铉、宋白、潘慎修等。
徐铉(—),字鼎臣,广陵人。初仕南唐,累官翰林学士。归宋后,直学士院,历给事中、散骑常侍。徐铉善诗,工书法,也精于棋道。他宦唐时就颇有棋名,仕宋后棋名更加彰显。他精研棋理,将不少精力投入棋艺著作的撰述中。南北朝时,棋人依四声之法,将棋局分为平上去入四隅,徐铉将之改为19字: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行、六宫、七斗、八方、九州、十日、十一冬、十二月、十三闰、十四雉、十五望、十六相、十七星、十八松、十九客,分别代表棋局的19道,人称“甚为简便”(明陈继儒《珍珠船》)。又撰《围棋义例诠释》(《宋史·艺文志》),将从前和当时的围棋着法术语收集起来并诠释。所收术语共32个,如斡、绰、约、劄、捺、跷、门、聚、劫、拶、勒、盘、松、持,等等。这对围棋术语的规范化起到很大的作用。
宋白(—),字太素,大名人,真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宋白自幼好棋,精于棋理,曾作《弈棋序》,认为围棋“小则小矣,可以见兴亡之基;微则微矣,可以知成败之数”。从棋理和围棋的实践经验出发,将棋艺归纳成品(优劣)、势(强弱)、行(奇正)、局(胜负)四个方面,而每个方面都有上中下之分。文章针对这方面阐述论证,最后以有关史实为喻,证明围棋的“从时有如设教,布子有如任人,量敌有如驭众,得地有如守国。其设教也在宽猛分,其任人也在善恶明,其驭众也在赏罚中,其守国也在德*均。”因此围棋虽小,可以喻大,所以圣人存之。这篇文章剖析精切,见解独到,发前人所未发,在围棋理论的研究上又进了一步,而且对文人士大夫重理、重教的围棋观念有所影响。
潘慎修(—),字成德,泉州莆田人,初仕南唐为起居舍人,归宋后授太子右赞善大夫,太常博士。《宋史·潘慎修传》称他“善弈棋,太宗屡召对弈,因作《棋说》以献。大抵谓: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为急,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胜,信者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几可以言棋矣。因举十要以明义,太宗览而称善。”他以仁、义、礼、智、信谈棋,也算是独出机杼的妙语,可惜所举的“十要”已不得而知了。
除上述诸人外,见诸史乘或有轶闻趣事流传的还有丁谓、柳开、宋湜、郭贽、曹玮、林逋、杨亿、范仲淹、刁衎、查道、张思筠等十多人,尤以范仲淹影响较大。皇帝的亲自提倡,开有宋一代士大夫围棋之风,为繁盛的北宋文明增加了雅致的注脚。
文\自《都市文化报》,作者秦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