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乌龙散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00116/7763971.html这是关于城市过往的文化行旅
寻忆人文,寻忆历史
寻忆市井,寻忆情怀
重新发现青岛文化遗产
片纸可珍,与您津津乐道
——题记
白驹过隙,时光易老。用什么铭记那些远去的岁月?老报纸、老明信片、老画报……这些曾经在历史长河中赋予生命力的文化作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们又以另外的形式永久地纪录了下来……看着这一件件物品,你会发现与它们相处,会产生生命中不可替代的感情,以及由他们所衍生出的对城市过往的珍贵记忆。
浓情8月,“青岛记忆伴山雅集——德占、日占、民国时期青岛老报纸、画报等文献展”正于中瑞鼎峰·伴山府营销中心举行。本次展出以民国至青岛解放初期的老报纸为主,透过这些泛*的纸张,为您讲述百年青岛的文化行旅。
01
老青岛报业发展
诉说着城市的人文内涵
在媒介多元化的今天,报纸这种形式已经式微,但过去作为一种极重要的媒介,记录、承载着*治、经济、社会和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
听老一辈人说,20世纪的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是青岛报业相对发展繁荣的时期,据不完全统计,青岛所拥有的报纸先后有20多种,仅次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彰显了那时青岛城市的人文内涵。当时很多报纸宣传进步思想,影响力很大。不得不说,它们的存在,真实地诉说着往昔岁月,成为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就像一位有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任何文字作品,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最好的自己。”看报时,逝去的是时光,留下的是高贵的气质和涵养。
02
百年无废纸
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曾经,城市里的报刊亭随处可见,如同钟楼、车站、治安岗亭、公交站台一样,在便民利民惠民的同时,也见证着城市的变迁,守望着城市的成长与发展。作为那时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这些老报纸至今都显得尤其珍贵,经年累月,也就被有心的藏家保存了下来。
本次展览的藏家张传平说:“我自幼喜欢文史,后定居青岛,因职业缘故对城市老街道、老建筑情有独钟,后来偶然机会得一德占时期的‘胶澳帆船’邮票,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把工资的相当一部分用来‘淘宝’。大家眼中的‘破烂’,在我眼中却是珍宝。俗话说‘百年无废纸’,解放前的老报纸、老地图、老书刊、老明信片等,片纸可珍,我都想办法收入囊中。百年之后,犹值得细细品咂一番。”
用珍贵的老报纸连接起青岛的往昔与今朝,老旧的物品虽逐渐被替代,但却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标志,有着新鲜物件所不能比拟的怀旧感!该主题展将“个人记忆”转变为“公共记忆”,一起回味那段远逝的城市旧时光。展出囊括青岛时报、青岛新民报、青岛公报、*民日报等众多珍贵史料,涉及灾情、抗战、解放战争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以及生活、民情。一份份报道,见证了青岛一段段不平凡的历史。同时展出的还将有部分老画报、老照片、粮票、老家电、老相机等,见证着城市的发展,真实记录一个时代的缩影。
老物虽已过时,但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记录着老青岛的过往以及最值得珍藏的老青岛人的文化情怀、精神气质。
此次文献展,愿为您的生活带去几分文化意韵,期待与您交流心得。倘若您也喜欢在闲暇之余翻上两页报纸,唯愿这一府的秀丽山色能为您渲染一处静谧的阅读之所,在一天的忙碌之后,一把摇椅,一杯清茶,面山而坐,慢慢享受一段思考和沉淀的时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