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hl/140110/4324728.html每年冬天,我们都在为一份感动守候,我们都在为一群平凡人点赞,他们就是我们这片热土上带着温度的感人故事、感动人物。
从小事中品味大爱,在平凡中发现崇高,年度“感动吉林”十大人物评选全面开启。
主办单位:新文化报·ZAKER吉林、吉林年鉴、长春国际会议中心
协办单位:吉林榆树钱酒业有限公司、新文化志愿者协会
6号候选人:刘凤英
刘凤英近照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李洋摄
身份:吉林市红十字会爱心救助家园总站长
年龄:68岁
推荐理由:
身患癌症33年,68岁的刘凤英曾被医生“判过死刑”,如今不仅她活得好好的,还让更多人活得更好了。
她救治了57个失亲或残障家庭的孩子;
长期养活着63个流浪汉;
资助过多所学校中的多名贫困学生;
帮忙照顾13个敬老院里多位孤寡老人;
凝聚起多名登记注册的爱心志愿者;
前后发放救助款多万元
……
这些数字,一般人可能难以想象出背后的付出与艰辛。可对刘凤英来说,支撑她的最大动力是“自己受到过别人的帮助”。
在刘凤英治疗癌症期间,许多人帮助过她。数位邻居轮流给她和孩子送饭;术后需要化疗,邻居一对夫妻,每医院;母女三个人吃的、用的,都是大家送的。甚至刘凤英还曾到吉林卫视《好久不见》栏目中,寻找过一个叫张贵的人。他是病人家属,当时兜里只有9.5元,拿回去1元当车费,其他的都给了刘凤英,让她给孩子买吃的。
刘凤英说,“经历过绝境的人,才能明白爱心的可贵。没有大伙,我早就没了。所以,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在报恩。”
身边人评价:
她舍家撇业、全身心投入到志愿者事业中,确实令人敬佩。——刘凤华
人物语录:
人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再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患癌症33年”
她说自己能活到今天
要归功于公益爱心事业
见到刘凤英的时候,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身患癌症33年,已经68岁的人。精神矍铄,举手投足间焕发着活力与昂然向上的生命力。
她将这一切归功于公益爱心事业。她认为自己能够活到今天,本身就是奇迹。
“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做事情,甚至饭都顾不上吃,但是我很快乐。”
她说。
刘凤英是个被医生“判过死刑”的人。年2月,30多岁的她就被确诊患上乳腺癌,发现的时候已是中晚期。她经历了五次手术,第一次和第二次更是只间隔9天。第三次手术做完后的第26天,她的丈夫被发现患胰头癌,11天后去世。
“其间,医生跟我说,我只能活3个月了。当时真是到了绝望到底的感觉。”
如今,33年过去,刘凤英想起往昔,仍禁不住眉头紧锁:那时,家中顶梁柱倒了,大女儿6岁、小女儿4岁,唯一的收入就是丈夫单位发的每月26元救济款。这个收入别说养家,治病也是奢望。刘凤英记得很清楚,当时已经计划好了,打算将两个女儿送人,可是看着孩子抱着大腿不肯离去,她最终还是没舍得
/p>“我就先带着,哪天没了再说吧。”
就这样,刘凤英一步步走到今天,并在多年以前开始了公益爱心事业。
“做公益25年”
做过的善事太多太多
数都数不过来
年,刘凤英开启了爱心公益之路。年4月5日,“爱心家园”团队正式加入吉林市红十字会,有了“吉林市红十字会爱心救助家园”这个名字。“爱心家园”下设6个部69个分站,刘凤英任总站长。
残疾人刘凤华在“爱心家园”已经工作数年。她听到、看到的关于刘凤英的事迹太多太多了:
年汶川大地震,刘凤英和志愿者四处募捐,天天忙到夜里10点多。因为过度劳累,医院。在病床上,她还不断打电话安排工作。总计为灾区募集近60万元捐款以及棉被、衣物等5万余元的物资,全部寄往四川灾区。
年冬天,刘凤英得知一个3岁的孩子小魁成为孤儿,收养人家庭又极度贫困。刘凤英把家里的液化气罐、电饭锅等生活用品,全送到了对方家里,自己就用饭店扔掉的盘子和碗吃饭。她把电视机也送给了一个贫困村民。后来,吉林市红十字会给她送来一台电视,并嘱咐道:“这是借给你的,只有使用权,不许送人。”刘凤英就有了台不属于自己的电视。
年,吉林发生水灾,刘凤英和志愿者18次下到5个重灾城镇,时常冒雨发放救灾物资到深夜。过度劳医院,病床上,她边打针边用电话联系外界,万元救灾物资全部发到灾民手上。
年4月,刘凤英得知吉林市昌邑区两家子乡油坊村小学木窗烂了,孩子三伏天憋在不能开窗的教室里上课。刘凤英实地察看情况后,求助志愿者更换铝合金门窗。志愿者李明书答应帮忙,刘凤英也没管刚下过雨,激动得跪在泥水里给李明书磕了一个头:“我替83个孩子谢谢你!”
在场的湖北明日集团的董事长蔡光胜被刘凤英深深感动了。“我走遍世界各地,看见过多少为自己给别人磕头的,就从来没见过为别人给别人磕头的。大姐,只要你在‘爱心家园’,我就每年给你们拿10万元钱。我不能再让你给别人磕头了!”蔡光胜说。
年,吉林市发生水灾,刘凤英为受灾群众发放物资
“她做过的善事太多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我自己也是受捐助的人。”
刘凤华说,她的儿子当年考上大学没有钱交学费,是刘凤英实地踏查后,联系志愿者捐助供儿子读的大学。其后,她受到感染,毅然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全职为“爱心家园”服务,没有工资报酬,已经坚持8年多了。
“最大的慰藉”
看到了爱在延续
这些年,刘凤英最大的慰藉就是看到了爱在延续。刘凤华的儿子吴晨巍得到救助上完大学,工作后第一个月的工资拿到了“爱心家园”,然后这笔钱直接由吴晨巍资助了两个小学生。
“她救助了69个大学生,许多已经工作了。大部分人都是把第一个月的工资拿到‘爱心家园’来,直接进行点对点的资助,这算是一种回报吧。”
吴晨巍如今经常出现在“爱心家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以前,“爱心家园”有一个负责摄影宣传的志愿者,叫王秋华,被查出了肺癌,即便到了治疗后期,医院化疗,下午到“爱心家园”帮忙。临终前,他在病床上让老伴回家取相机,然后教她如何使用,还提出来让她以后接替自己,替“爱心家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王秋华去世后,有一次“爱心家园”举行救助活动,他的老伴李秀华带着相机出现在了现场
/p>“这是他的遗志,我要做好。”
听到这段话,在场许多人都落了泪。
还有一个志愿者叫丁维凯,今年3月7日因肺癌去世。他也是上午化疗,下午帮“爱心家园”整理物资。临终前,刘凤英去看他,他说:
“刘大姐,我没完成任务。我的志愿者工作没做完。”
要求老伴继续做志愿者。
“社会还是好心人多。”
刘凤英说。
“最要紧的事”
希望找到接班人
数年来,刘凤英一直希望找到一个能够接替自己的人。她觉得自己快要70岁了,得对自己好点了。
“有的时候饭做好了,还没等吃,来人了,有事了,饭就一扔去忙了。一天吃一顿饭。”
刘凤英的女儿说,她希望母亲能够歇一歇,能够享受一下生活,走走看看。
刘凤英同意女儿的观点。世界这么大,她也想去看看。但是具体的方向尚未规划。
“现在着急的是,缺少一个像我这样能把这项事业接续下去的人选。我就希望在我生命燃尽前,能有人来接力。”
刘凤英说,她接受采访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宣传“爱心家园”志愿者家庭,提高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理解,推动爱心志愿事业。二是寻找接班人。
“爱心志愿事业不是一个人做的,一个人能力毕竟有限,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爱心。”
刘凤英说。
刘凤英做公益事业,是没有工资报酬的。“爱心家园”没有账目,也没有银行账号,“10年了,我没花过国家1分钱。”刘凤英说。
做志愿工作,每个月的电话费、交通费,全都是自己承担。办公经费,则由志愿者每个月进行捐助。“民间慈善团体这么多,‘爱心家园’能够经营20多年,靠的就是我们的模式。”刘凤英介绍,“爱心家园”从来不经手钱款,只接受物资。如果有人提出捐款,会被要求捐到吉林市红十字会,然后“爱心家园”需要用款的时候,再到吉林市红十字会申请、报销。
在刘凤英看来,这样可以省去好多麻烦。“我们从来都是告诉志愿者,哪里需要米了,哪里需要面了,哪里需要衣服了,然后让志愿者亲手交过去。助学款也是由志愿者亲手交给学校。所有募捐款,都由吉林市红十字会统一管理。我们不经手,这就可以避免一些人的猜忌。”
刘凤英常说:“我刘凤英不是为了钱,人啥都可以没有,不能没良心。我就是怀着感恩的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征集启事
“感动吉林”人物条件:
——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
——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
——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
——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贡献;
——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
——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
只要你身边的人具备如上一个或更多条件,就可以给我们打电话进行推荐。
联系方式:
1.新文化报24小时新闻热线-;《感动吉林》征集
2.邮箱:发送您要推荐的人物信息和人物事迹到xinwenhuabaob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