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像红旗桥旁的流水一样
缓缓流淌
从西浦民俗博物馆流到老年活动中心
志愿者教师们再一次执笔
写下了独属于西浦的教师日记
左恒毅
左儿老师
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是西浦给我最开始的印象。夜幕降临,灯火便如一个个美丽的小精灵一样,在浓浓的夜色中上下翻飞。每日漫步在这样的美景之中,仿佛身处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上下课的途中,每每与村民相遇,都能看见他们热情的笑容。周末,在西浦的街巷徜徉,不时能听见玩耍的小朋友们的一声声清脆的“老师好”。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久一样,突然感觉自己是被包容的,是这里的一份子,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
小朋友们无疑是调皮的,但他们有他们各自可爱的一面。慕雪和慕菲姐妹提着小桶,卖力地擦桌子的样子在我心中久久不能散去,佳丽小朋友捧着她得意的粘土作品的照片也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突然会觉得教这样的一群小朋友是幸福的,因为无论备课多么的劳累,看到小朋友们笑容的那一刻都会瞬间被治愈。
西浦是温情的,是包容的,是美好的。
施宝怡
Bonneyi老师
一晃眼,一周过去了,支教团的大家渐渐地适应了每天忙碌而充实的生活,我也渐渐习惯了“老师”的身份。孩子们一声声“老师,老师”地叫着,让我心里充盈着喜悦。
仍记得与二年级小班长一同诵读春暖花开的画面,仍记得两个小女孩牵着我的手,边跟我讲着西浦人家的故事,边带我穿越了一条又一条的小巷,去寻觅西浦锦鲤的奇妙际遇。与孩子们一同作画、一同欢笑、一起成长的同时,一种岁月静好的奇妙感在心里油然而生。
▲▲▲
虽也时常因为孩子们的喧闹头痛不已,但再看到他们干净而又澄澈的眼眸,我才明白,孩子们的表达同他们的眼眸一样,是纯粹且热烈的,或是挨着你坐牵起你的手,或是一声声地叫着你的名字,或是用喧闹来吸引你注意,无一不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老师们的欢喜,无一不是在向我们绽放着独属于他们的生命活力。
夜深了,星月之光又一次洒落河面,浮光掠影。脑海里又一次浮现出孩子们的笑颜,期待与孩子们明天的相见。
白佳依
小白老师
窗外,是苍翠绵延的群山。站在教室里,吹着清甜的风,手里拿着彩色的折纸。
今天是夏令营的第三天,由我带领小朋友们学习一个生动而又富有浓厚文化色彩的小技能——折绣球。七色折纸被一张张地发下去,我站在讲台上从第一步开始慢慢教起:“大家首先把正方形折纸对折,然后再对折一次……”
▲▲▲
小朋友们很听话,大部分都在聚精会神地盯着我手中的折纸,但,也有几个小调皮,一直跑过来跑过去,一会儿说:“老师,我看不见。”一会儿说:“老师,可以把你手里的给我吗。”这群调皮*,我真是又爱又恨。
在一个多小时后,折绣球活动结束了,看着桌子上五颜六色的绣球,再看看那一群在台下巴巴地望着等着夸奖的同学们,我心里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支教之行,让我们相遇,这注定就是一种缘分。我们相互陪伴着度过每个日夜,相互给予大家和孩子们温暖,共同诉说着最长情的“告白”。相逢相知相爱,在点点滴滴中,珍惜每一个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
王惠
惠儿老师
西浦之美,美在风景,美在人情,更美在欢声笑语。不知不觉一个周快过去了,我们的课程也逐渐步入正轨。在夏令营中,我们组织小朋友玩了踩报纸游戏、谁是面瘫游戏、盲人点秋香游戏,每一个小游戏都有它独特的含义,每一位参与游戏的小朋友的表现都另我惊叹。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和龟龟老师举办的踩报纸游戏。孩子们用灵活的身体摆出各种滑稽的姿势,想进办法让一个小团队的每位成员踩在每一块报纸上。在这个游戏中,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看到了孩子们的奉献精神。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完成游戏,也在团队协作中成长。
烈日炎炎下烟雨蒙蒙中炙艳晚霞后
博物馆中
书声琅琅琴声依旧
传来的声音是如此悦耳动听
是孩子们在欢唱是志愿者们在传播爱
文字
左恒毅、施宝怡、白佳依,王惠
图片
快乐学习爱在西行西浦支教团
编辑
叶汉鹏、施宝怡
审核
阴长霖、雨田、贝贝
爱在西行与你同行
赶快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