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两委”班子履职四年,
干了啥?干成了啥?
潘柱升书记做述职报告如是说
本届村“两委”班子,是在年4月22日和5月29日,分别经过严格的选举程序,由*员大会和村民大会选举产生。到现在,现任“两委”班子履职将近四年。这四年来,现任村“两委”班子,都做了什么?做得怎样呢?我们就来听听,12月5日上午,在紫南村召开的全体*员和村民代表大会上,村*委书记潘柱升代表现任村“两委”所作的述职报告,是怎么说的。
01
这四年,是紫南获得国字号、省字号荣誉最多的四年!
在潘书记的述职报告中,首先对本届两委班子履职四年,紫南村取得的成就做了这样的概括:“这四年,是紫南村贯彻*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辉煌成就的四年;这四年,是紫南村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育和发展文旅产业,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打基础的关键四年;这四年,是紫南村实施文化立村、文化兴村、文化强村,乡风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四年;这四年,是紫南村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四年。总之,在紫南村的发展历程上,这四年,是紫南村始终坚持*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最快、获得国字号、省字号奖牌最多的四年!”
是的,看看村委会荣誉墙上挂牌的奖牌,数一数年以来,紫南村拿回的国字号、省字号荣誉和奖牌有: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美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研学旅行基地、新时代·中国最美乡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五强村……这四年,紫南村差不多每半个月就拿回一项区级以上奖励、授牌、荣誉称号,平均每年超过20项。
02
这四年,文旅产业大发展,为资源升值打基础
潘书记在述职报告指出:这四年来,我们抓住“单一依赖出租土地和物业实现经济增长,已经难以为继”这个主要矛盾,开始在新的起点上谋划新发展。我们以规划先行来实现发展有序。年以来,为发展文旅产业,村“两委”聘请专业公司编制了《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紫南船说水上游线路规划》、《紫南文化旅游区运营规划》、《紫南文化旅游区景区规划》等等,以规划指导村庄建设,以规划指导产业布局。为优化产业结构,我们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积极引进文旅项目,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年以来,一批文旅企业如南方报业公司、吴信坤工作室、广州和光同尘新传媒、佛山洛神云筑民宿、阿农湾农耕文化园、佛山文化创意、佛山岭南教育培训、玉明绘画学校、翰文实验学校、广东紫南航空科技、佛山磊君德瑞文化科技等相继落户,与紫南携手共筑文旅产业梦。随着这些项目大部分在今年的旅游嘉年华和农民丰收节上,正式向社会、向旅游市场开园运营,一个旅游+农业、旅游+文博、旅游+教育、旅游+体育、旅游+工业的文旅产业集群开始形成。新业态、新产业的产生,旅游市场消费人群的集聚,为带旺辖区餐饮、酒店、培训等服务业,产生了积极效应,也必将为紫南村今后土地和物业资源提质增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03
这四年,*群戮力同心,绘制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在潘书记的述职报告中,热情洋溢的描述了紫南村在建设美丽文明乡村中取得的成就:
四年来,紫南村*群戮力同心,共同绘制出一幅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如今的紫南,道路宽敞,交通便利。全村主干道建成双向四车道的柏油马路,有一千多盏景观路灯,有带电梯的人行天桥,有人行隧道,拥有多个车位的四层停车楼一座,全村有多个生态停车位,60多座大小桥梁横跨水网河涌,10多辆免费电瓶车穿梭于村村户户。
如今的紫南,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排污管网连通家家户户,村内没有出租屋,村民不饲养牲畜,房子都不超过四层,全村5.88平方公里范围,天天干净、处处整洁,整座村子,就像一座美丽的城市大花园。
如今的紫南,一步一景,景美人醉。佛山陶艺、艺术壁画、艺术涂鸦、特色墙绘、取材于中国经典仁善故事的雕塑群,沿途可见;紧傍北江大堤的“阿农湾农耕文化园”,四季花海蜿蜒起伏,绚丽多姿,湿地植被原生风貌,赏心悦目。
美丽紫南,正在打造成为一个与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相适应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旅游休闲地。
04
这四年,村民文明素质在提升,思想境界在提升
说到乡风文明建设,潘书记的语气充满了自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这四年来,我们积极组织村民开展文化活动,让村民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从每年的元旦新年开始,紫南村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就连续不断,好戏连台,越发红火。迎新年长跑活动、元旦歌咏晚会、三八节知识竞赛、村级运动会、旅游嘉年华、农民丰收节、千人朗诵祭孔文、美德人物事迹分享晚会、徒步游美丽紫南、看小康生活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让文明乡风的熏陶,美德之花的沐浴,无处不在。
四年来,通过持续开展评选和宣传美德人物,并组织村民一起来分享中国好人、佛山好人等好人群体事迹,以“仁善文化”塑形铸*,使村民文明素质在提升,思想境界在提升,落后的思想观念,不文明的行为,越来越没有市场。讲贡献、讲友善、讲文明、讲公德,儿女孝顺老人,父母关心儿女,邻里相互帮助,成了新风尚。“做好人行善事,走前列当表率”的精气神,无处不在。年7月,紫南村伸出援手,帮助信义女子魏月董解决一系列实际困难,正好印证了一座好人之村的文化建设成效。
05
这四年,乡村治理“紫南模式”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