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育百年培正,历久弥新ldquo [复制链接]

1#

越秀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教育方面更是名校荟萃,英才辈出,一直为外界所称赞。从这周五开始,每周一期,越秀山君将给大家介绍越秀区的名校风采,想了解越秀名校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啦!

茂盛的古榕树,

红砖碧瓦古建筑,

朗朗读书声,

足球场上的呐喊声

......

广州市培正中学,

一所古典而又让人沉醉的美丽校园。

在这里,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培正人”。

也有人说:“无论你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佩戴培正独有的红蓝相间的领带,就不怕没饭吃;只要说出你的‘社名’,就能认得出你的同窗、学长和后生。”

一门八校的“培正家族”在年的岁月里开枝散叶,培育英才遍布全球。到底是怎样的校园精神支撑起如此强大的校友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藏匿在东山口深处的百年老校,探寻独属于这个校园的校友文化和百年故事。

学校历史

百年名校,历久弥新

年,广州浸信会华人和平信徒和牧师在广州开办书塾,定名“培正书院”。经近20年惨淡经营,历德*街、雅荷塘、珠光路、榨粉街等数次迁徙,年始建东山(现培正路2号)新校,经海外华侨多次捐资,校舍规模渐大。

培正历李锦纶(后任中国外交部代部长)、*启明、杨元勋等数任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校长的励精图治,名声渐起,上世纪30年代扩展至广州西关及香港、澳门建立分校,抗战前,已从一所书塾发展到享有“北有南开,南有培正”盛誉的名校。

抗战时期不辍教育,迁校于鹤山、韶关和桂林。上世纪50年代后,培正中学曾改名57中,年恢复“培正”校名,再续传统。现“培正家族”已发展至“一门八校”。

因为中西合璧、一门八校的办学结构,历经百年沧桑,培正“善正”的办学理念仍被完整保留、传承下来,来自世界各地校友会捐建的“澳洲楼”“美洲楼”等,也让培正校园也变成了一个“小世界”。

校友文化

报出“级社”名就是培正“一家亲”

除了悠久的历史,培正的独特更在于它的校友文化现象。

从上个世纪中期毕业的学生到如今毕业的学生,都与学校保持着密切联系。遍布各地的培正老校友,常常“找各种理由”回到母校喝茶、踢球、开讲座,校园里几乎每周都有校友的身影。这种独有的校友文化现象,在国内中学校园内很少见到。

一所中学的校友文化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这源于培正中学独特的级社制度。

培正自年开始创立“级社”制度,拥有社名、社徽、社旗,一直伴随学子们读完中学,走向社会。

培正老校友、星海音乐厅设计者林永祥

只要在培正读过书,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一个“级社”身份,在培正校友身份中终身保留,无论在哪里,报出自己的级社就是培正“一家亲”。

至今,“校友”这个身份成为培正所有学生联络感情的重要纽带,培正中学也会为不同级社的学生举办特别的仪式。

培正中学校长吕超

培正中学年的办学经历,培养出无数杰出的校友,在海内外有76个同学会,校友中不少是当地社会名流、侨领或知名人士、专家等。他们感情深厚,联系紧密,经常回校参与活动、或开设讲座等,这对在校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榜样力量,这也是培正中学一种独有的教育文化。

建立“教育集团”

集团内“小升初”对口直升再扩容

如今,培正教育集团也是广州首批建立的教育集团、探索“纵向”学区模式的学校之一,此举旨在通过“集团化”模式,推动学生实现“小学—初中—高中”一站式成长。

年12月,培正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正式成立后的培正教育集团包括广州市培正中学、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越秀区烟墩路幼儿园。

去年9月,培正教育集团继续“扩容”,五羊中学、五羊小学、东山实验小学纳入培正教育集团内,同时,五羊小学和东山实验小学已确认纳入今年直升培正中学的计划当中。

除此之外,在同一学区范围内的学校,将实施学区内的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和发展共进。配套的改革包括创新“导师制”“学分制”,探索学区内名师走班教学和走校上课、学生跨校、跨学段选课等。

未来,培正教育集团还将继续通过学校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培正百年名校在港澳都有分校的优势,引入分校中有借鉴意义的课程体系、课堂氛围、学校管理架构,推动成员学校的国际化、均衡化发展。

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

亲如一家的校友文化,

日益完善的教育模式,

培正一直吸引着无数学子慕名而来,

桃李满天下。

最后,

越秀山君为大家附上培正中学的招生贴士,

各位家长记得把握机会啦!

招生贴士年,培正中学高中招生计划人,共12个班(3个为英语实验班)。其中指标到校人,提前批面向全市招收人,第一批面向老三区(越秀、海珠、荔湾)招收公费生人,其中在提前批招收10名体育特长生和10名艺术特长生。年培正中学总体招生计划没有大的变化,预计5月上旬会公布今年的招生计划。

素材来源:南方日报,南方+新闻客户端

编辑:浩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