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618/4641377.html年11月1日,飘着油墨清香的《杭州日报》第一次和广大读者见面,成为杭州最有影响力的报刊之一。65年风雨兼程,作为杭州这座城市的记录者之一,《杭州日报》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杭州日报》创刊65周年之际
今天,小编采访了5名读者
他们都有其各自的身份
也都与《杭州日报》有着不解之缘
让我们换一个角度
倾听不同读者口中的
《杭州日报》及其所属的杭报集团
资深通讯员张祥荣:35年前,我在杭州日报上发表处女作
我叫张祥荣,是土生土长的“新区人”,后在萧山北干街道工作,退休后的我现在是一名自由摄影师。作为杭州日报一名老通讯员,我与杭州日报的情缘得从年开始说起。
那年我刚高中毕业,第二年就在村里任团支书兼业余通讯员,工作之余看报成了我的习惯,《杭州日报》则是每天都不能落下的。也就是那时起,我对新闻报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杭州日报》可以说是我新闻路上的“启蒙导师”。
也正是受到《杭州日报》的熏陶,我逐渐发现身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新闻,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我的家乡,因此萌发了向《杭州日报》投稿的意愿。年7月,我从事乡广播站编辑工作,开始向该报投稿。这年9月,我得知前进乡(现为钱塘新区前进街道)长征村一名农民农药中*,被乡卫生院全力抢救过来的事情,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为此我实地去卫生院采访,并跟多方核实信息,经由该报编辑部与我多次沟通修改后,我在杭报的处女作《为了一个人的生命》终见报,我还记得当时收到了5元稿费。从此,我成了杭州日报的一名通讯员,自此,我跟当时的杭州日报郊县部交流日益频繁,在记者编辑们的帮助下,我的文字功底也有所长进。
到了年,随着人民生活条件日益变好,许多村头巷尾的事情很难光凭文字描绘出来。为了更好地展现乡镇景象,我购入了一台海鸥牌单反相机,而我给《杭州日报》的投稿也从文字变为了“图文并茂”……这些年,我每年都会向《杭州日报》投稿,从未间断。从年到年,我连续6年获得了杭州日报“优秀通讯员”的称号。即便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今年,我也克服困难去采访和拍照,共有11张照片在《杭州日报》见报。
相知相遇40多年了,这份报纸已经成为伴我成长的一名无言好友。在杭州日报65周岁生日之际,我希望它越办越好,接下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退休后的我有更多时间住在钱塘新区的老家,我也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