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被列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觉得,如果从学书法的角度来看,文房四宝里,纸的重要性第三。
当兵的时候,复员回来在海岛海关工作的年代,我一直是用旧报纸练书法。
以前,每个单位都会订报纸。旧报纸是公家的,一般积累到一定程度,作为废纸出售,得款虽然不多,在那个贫乏的年代,也算是一点外财,通常作为一种福利,买一些红糖绿豆之类的,煮糖水给大家喝。
为什么别人对我用公家旧报纸练字没意见呢?因为当兵的时候,我是文书。后来在海关,我很快成了办公室主任。旧报纸归我管。最重要的是,练完字的报纸一样可以卖,而且写了字,说不定重量还增加了一点点。
旧报纸有个好处,不怕浪费纸,敢写。我那时在海关,为了节约,甚至写通知我都用旧报纸。
有一次用旧报纸写了一个通知,贴在伙房墙上。排队买饭的人里面,几个是外单位临时来的,有个人称赞,这个毛笔字写得好。我正好排在他的后面,于是假装谦虚地说,不算好,还要练。其实是为了让他知道,这是我写的,心里挺得意。
练了很多年以后,终于开始有闲钱,可以买点宣纸来试试了。结果开始反而不适应,觉得太化水了。
现在一般来说,条件好多了,旧报纸也难找到了,可以直接用毛边纸来练习。
毛边纸种类很多。按照我们这个教学体系,买毛边纸的时候,要注意不能买印有格子的,更不能买描红那种。
有的毛边纸号称手工,写起来感觉不错,价格稍微贵一点。
再往下学,也要买一些宣纸来用。一方面体会一下宣纸的书写感觉;另一方面,在传统书画领域,宣纸的格式是标准,学书法的人必须有所了解,有所练习。
宣纸通常分为两种:
生宣,洇化比较强,写书法一般用这个,写意画也是用这个;
熟宣,熟宣上了矾,洇化弱,一般画工笔画用。
常用的宣纸尺寸(单位:厘米):
三尺全开:/55;
四尺全开:/69;
六尺全开:/97;
八尺全开:/;
一丈二尺,又称丈二匹:/。
其中四尺纸是最基本,用的最多的尺寸。
四尺全开书法
四尺对开就是正方形,叫做四尺斗方。
斗方
四尺纸竖着对半裁开,可写对联。
特异尺寸的宣纸很多,用得少,这里就不介绍了。
宣纸最有名的品牌就是红星宣纸,简称红星宣。现在很难买到,据说每年的产量都被大商家瓜分了,不少人囤红星宣,价格不断上涨。
其它各种牌子的宣纸很多。什么样的宣纸质量比较好,说法复杂,光是看这些说法没有用,需要“纸上谈兵”,买一些来用用,试多了慢慢就有感觉了。总体上来说,书法用纸,没有绘画用纸这么讲究。
作品用宣纸写好以后,一般的情况下,不要去托裱。
托裱,托褙装裱。
托是托底,作品的背面再覆盖一层宣纸。如果是绘画,托底以后,墨与色的微妙可以更好地显示出来。
裱是用绫,绢子等镶边。
宣纸在托裱前,可以随便折。
托裱以后,作品不能折了,只能卷。不管是携带,邮寄,保管都不方便了。因此,不少展览或者竞赛在作品征集通告中,甚至专门注明不接受托裱作品。
作品需要悬挂的话,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传统式的卷轴。这种方式存放比较方便,也比较容易展示。缺点是,如果一年到头挂在墙上,没挂几年就坏了。古人是很讲究的,一般来说,特定的季节,拿出来挂一挂,见点光,或者是几个作品轮流挂。
卷轴
现代社会,城市里,灰尘比较大。如果要悬挂的话,最好裱成镜片。镜片尽量不要用玻璃,重且危险。可以用有机玻璃,比较轻,而且安全,稍微贵一点。
镜片
学书法,纸的消耗比较大。
少年时,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有一支抗联游击队,互相传递情报,是用纸写了,塞进一个树洞里。那天有个紧急情报要送出去,全队上下找不到一张纸,只好用一块桦树皮写。结果,联络员在取情报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这块树皮,造成了很大的牺牲。
这个故事印象很深,后来我一直比较注意节约纸。在单位工作的时候,写公文不舍得用新信封,把用过的信封翻过来再用。漫长的岁月里,总是尽量利用各种边角料或者废纸写札记。
我大概是天生读书人性情,喜欢笔,喜欢纸,喜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