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东京的FlorianBusch建筑事务所,这天收到了一个匿名的黑盒子。
打开盒子,里面有一些宝丽来照片,一个奇怪的模型,还有好几份来自年的杂志和报纸:《时代周刊》、《经济学人》、《TimeOut》….
这些新闻的头版都在说同一件事情:东京漂浮体育场。
作为东京奥运会的主场馆,漂浮体育场浮在东京湾的海面上,它的上方就是东京御台场的彩虹桥。它看起来像是巨大的白色充气泳池,有着柔软的跑道和墙壁,可以从东京漂移到大阪。《时代周刊》称赞漂浮体育场为海洋临时建筑提供了新的思路,《经济学人》则把它视作日本经济再次腾飞的象征,《TimeOut》还贴心地整理了一份完整的“体育场漂浮指南”,从东京湾到纽约金门大桥,你可以追随体育场的运动轨迹去游览城市。
在东京奥运会前夕,这个漂浮体育场的突然出现让不少人把它看成了UFO,人们激动地拍下了看到体育场的那一刻。而在奥运结束之后,它竟然又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你或许会感到疑惑,东京奥运会不是几经周折之后选定了隈研吾的方案吗,那个层层叠叠的木头“汉堡”?
事实上,隈研吾的东京体育场正在紧张地施工中。而假称是年的东京漂浮体育场,不过是FlorianBusch建筑事务所的一个小把戏。
据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FlorianBusch称,这个东京漂浮体育场的灵感来自于扎哈设计的东京奥运会主场馆。扎哈的方案有着分明的肌理感和流线造型,在年被选中,但因造价过于高昂,又在年被东京奥委会否决,隈研吾的方案在第二次评选中最终胜出。
而FlorianBusch想讲一个新的故事,他制作了模型、合成了图片,还认真地模仿了杂志和报纸的排版,炮制出了以假乱真的“新闻报道”。
在这个故事里,东京最终建成了漂浮体育场,它可以通过移动来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体育场建筑物的大部分都在水下,这也很好地纠正了原先设计的高度问题。
并且,它也为奥运会建设成本过高、入不敷出的问题找到了解答——东京可以把这个体育场出售或租用给下一个要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体育场由此变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极大地避免了资源浪费。
FlorianBusch并没有打算把这个想象力惊人的故事讲给所有人听,他做这件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传播一些关于未来的不同见解。
在他看来,比起那些我们被迫在今天相信的事实,关于未来的奇思妙想反而更简单、更理智。
图片来自:FlorianBu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