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http://www.znlvye.com/阳光讯(记者严利君)11月2日,铜川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三),铜川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辛治国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据了解,铜川市投入就业资金1.11亿元,城镇新增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6%,职业技能培训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9亿元,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搭平台促就业为拓宽就业渠道注入新动能
聚焦扩大拓宽就业岗位发布渠道,将“送岗位、暖人心”作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一是搭建招聘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平台作用,组织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99场,累计为家企业发布岗位信息11.8万个。联合社会人力资源机构,先后赴30余个乡镇、村组,开展“就业服务赶大集”“就业大篷车”巡回招聘等活动,开展省内外点对点劳务对接,全市5.6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二是新增抖音“直播带岗”平台。多频次、分行业、分岗位开展“直播带岗”网上招聘活动,加强人岗匹配精准服务,通过“铜川就业信息”抖音直播间直播86场,播报家企业1.8万个岗位信息。三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保持脱贫人口就业规模总体稳定,目前全市共有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累计建成社区工厂家,带动就业人,保障了易地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就业、能致富。
强技能育工匠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新支撑
铜川市人社局始终将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力抓手。一是围绕产业提技能。围绕全市六大产业集群和重点项目推行“一园一企一策”工作机制,采取订单式、定向式和岗前、在岗、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技能培训提升服务,先后为兴盛德制药等11家企业名员工“量身”制定技能提升培训套餐,提供更具系统性、定制化的培训服务,努力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实施“铜川工匠计划”,评选出年度“铜川工匠”、“铜川市首席技师”、“铜川传统工艺技术名师”各5名。二是推动重点群体提技能。积极引导名就业重点群体参加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农艺工、中药材种植等技能培训,累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期1.2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使更多群众实现了技能就业。今年9月,铜川市人社局市在年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陕西省选拔赛育婴员项目中荣获陕西省育婴员职工组第一名,并代表陕西省参加了全国赛。三是引育并重引人才。引进了“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等4家知名人才服务机构,与10余家猎头公司建立业务联系,向5家企业推介高管29人;向5个园区、12家重点企业推介输送人才14批次人;招聘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或副高职称及以上高层次人才人,有效缓解了高层次人才短缺等问题。
促创业带就业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
铜川市人社局坚持将“高水平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作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一是筑牢创业服务阵地。新建7家标准化创业中心,年底将实现县镇标准化创业中心全覆盖;新培育认定孵化基地17个,累计建成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家,孵化创业企业家,带动就业2.1万余人。持续推动创业大街、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市级重点孵化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创业大街在孵企业99家,带动就业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在孵企业家,带动就业人。二是加大创业资金支持。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申请办理门槛,优化“政银担”创业贷款服务模式,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9亿元。开展“乡村振兴创业担保贷款”,为名乡村创业者发放贷款万元。三是优化创业创新环境。首批免申请审批稳发放返还户企业万元。表彰了年度10大创业明星,组织30名创业者在西安交大开展为期6天的创业能力素质提升培训,营造鼓励创业的浓厚氛围。
优服务提效能让优质高效成为人社服务新常态
铜川市人社局紧盯行风建设,把“正行风树新风”作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效实绩。建立“强服务、提效能、树形象”长效机制,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到窗口带班制度,每月在窗口轮值带班不少于1周,班子成员带头开展“人社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解决就业、社保等领域堵点难点问题69件,实现人社经办服务从“方便管理”到“方便办事”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改进”转变。加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动居民服务“一网通办”,通过人社局网站、“铜川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