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史风貌馆藏珍品艺术表现,小而美 [复制链接]

1#

能在美术馆里做出生动好看的剧场效果,《前行之歌——庆祝成立周年特展》特展还不止情景剧一个亮点。现在跟着的镜头,一起去现场感受一下吧。

步入徐汇艺术馆,小报童送上一张仿佛来自上世纪30年代的老报纸,墙上的史料图片浓缩在黑白版面上,观众由此开启一段有趣的红色探秘之旅。

徐汇艺术馆《前行之歌》特展策展人唐丽青介绍,鸿英图书馆最早就是由编辑报刊杂志的索引发展而来的,所以这次展览就想到用报纸元素,将现在的徐汇艺术馆和曾经的鸿英图书馆做一个隔空的对话。

这栋带有红色基因的老建筑建于年,由实业家叶鸿英捐资筹建,曾被誉为“东南第一文史馆”。抗战爆发后,这里多次遭受日本宪兵的破坏;年,筹建中的上海画院还曾把这里作为附设的中等美术学校的课堂。年,这栋小楼再次开启文脉传承的使命,徐汇艺术馆在此诞生。

“我们想通过鸿英图书馆,让观众慢慢地走入到展览当中,通过馆藏的作品来反映当时的整个革命年代的场景。”徐汇艺术馆馆长唐浩说。

据介绍,此次展出的美术作品,从徐汇艺术馆积累多年的“建筑可阅读”系列藏品中精选,展览主线围绕徐汇与国歌创作的渊源,深度挖掘建筑、人物背后的故事。这里有田汉办学、徐悲鸿任职的南国艺术学院,有聂耳“沪漂”时居住的三楼亭子间,以及百代小楼《义勇军进行曲》灌制地、田汉旧居、聂耳音乐广场、夏衍旧居等。展览铭牌上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