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定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进厂打螺丝9块钱一小时,中专生实习叫人心 [复制链接]

1#

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在如今毕业即失业的大环境中,已经换了模样。部分高校学生用家长给交的学费,在普通院校度过不怎么充实的大学生涯,离开校园的时候,也陷入踌躇。

本科生尚且如此,那些读了中专的同学,更是觉得家长的学费可能打了水漂,在校园之外的地方,一流院校的学生走向的是职场办公室,中专生的出路则是进厂。

拧螺丝并不需要多少技术,稍微高端一些的就开始要求学历,中专学历的同学很容易陷入尴尬的境地,有人记录了中专生实习的一则画面,家长看完不免心酸。

中专生实习叫人心酸:进厂打螺丝9块钱一小时,宛如菜市场挑白菜

捏着研究生学历,毕业院校的名头自带光环,这样的学生,求职能跨越基本的门槛,后续是否被录用,还要看个人能力。同样是接受教育,上中专的学生,发展的路径大有不同。

笔者的一位好朋友没有上普通高中,初中毕业就进入中专学习,没上半年就已经恋爱,双双退学,家长怎么劝说也于事无补。自己还说没法忍受学校的同学和学习环境,没有几个学生是真正爱学习的。

这些半路退出的人,后来流向打工的市场,自己做点小生意的还过得去。那些能坚持读完中专,拿到毕业证的同学,又是怎样的发展场景呢?

在网上看到了中专生被“分配实习”的场面,学生拖着行李箱,背着包,呜呜泱泱的人挤在一起,等待着用人单位的挑选和安排。有些事先是老师已经联系好的,和学校合作的厂子,有些则是现场来招工。

学校是给学生安排了可以去的地方,但是人家的条件是什么:进厂打螺丝9块钱一小时,宛如菜市场挑白菜一般,被工作人员喊着“接受不了的同学拿着行李往那边走。”

这场景家长看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学费也是照样付的,学生是学习成绩不好,但就想拥有一技之长,在学校学点技术,不至于到工地搬砖,怎么这样的就业状况,好像也好不到哪里去呢。

有过来人透露一些中专生的实习经历,基本没有按照正常的学制完成学业的,学校会在中途安排学生到一些合作的厂子实习,班级里的同学留下来的所剩无几,课程也没法正常开展,就得回家。

已经去实习的同学不到半年就回到学校,实在吃不了那份苦,受不了那份累,学业还没结束,再把学生召回来继续上课的也存在,等真到了毕业季,又成了一波韭菜。

高校毕业生别着急看热闹,实际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可能很多高校的本科生看到这些同学,暗自庆幸,还好自己能读完高中,也能多考几分进了大学,不至于在实习的时候被这样选来选去,还可能被嫌弃,出路也只有进厂。

但实际的就业大环境并不允许学生这样想,很多同学已经在毕业前的实习中见识到了校园外生活的无奈,真的到了毕业签工作的时候,自己那并不亮眼的简历,也会被挑三拣四,好不了多少。

中专生最起码在学历上不起眼,也不会给自己定太高的目标,可是本科生不一样,觉得自己至少还有本科学历,高不成低不就,更容易提高自己,实际上真正有竞争优势的学历,在当下还得是硕士博士。

中专生也只是在校做短暂停留,家长交的学费和住宿费等,也只能说是让学生毕业后拥有了一个进厂名额。学生学业生涯结束,会体验现实,不过真的有实力的同学,还是有发展前景的。

毕业求职遇到瓶颈,熬过蛰伏期,或许能柳暗花明

毕业生求职遇到瓶颈是必然,即便是硕士、博士也会有这样的状况,这个时候埋怨解决不了问题,在蛰伏期如何提升自己的含金量才是关键。

学生的起点相同,发生区别的点就在于,学生是否能熬过无聊的沉淀期,让自己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有的中专生,通过读夜大,拿到本科学历,收入从一个月跨越到2万一个月,这都是可以实现的事情。

前提是学生们得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是做普通人技工,还是目标更远大,要突破技术,走向高端层面,这都得看学生自己的规划,要知道,机会对每一个优秀奋进的人都是公平的。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中专生的发展现状?(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