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荨麻疹医院好 http://m.39.net/disease/a_10490515.html她,16岁侦破第一起案件便一鸣惊人
她,登上央视《挑战不可能》夺得年度挑战王
她,让世界顶级“华人神探”叹为观止
她,通过足迹辨别破案千余起
她,就是从赤峰走出的“足迹神探”董艳珍
15:28
视频来源:央视网
足迹是刑事案件调查中的重要物证,它能反映鞋袜特征、人的行走习惯与规律等。由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步行姿势的不同,每个人的步伐特征也不一样。通过它,还可以分析足迹的遗留时间、作案人逃跑方向等,在条件较好时,循迹追踪能直接抓获或认定犯罪嫌疑人。
足迹检验是刑事技术中的一门分支,作为痕迹检验的一类,它能为刑事侦查提供有效的分析,同时也是诉讼中的重要证据。嫌疑人只要作案就必然在现场行走,只要行走就会反映行走特征,而且难以进行伪装,是现场分析的最有效手段。
董艳珍的太爷爷当年闯关东落脚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山咀子乡,以给地主看林子为生。地主丢啥都让他来赔,太爷爷实在拿不出钱来,只好想法子琢磨怎么通过脚印来找小偷,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套足迹辨别技术。后来这技术传给爷爷,又传给了爸爸。
董艳珍从六、七岁开始就对这门技术特别感兴趣,跟家人提出想学的要求,却被制止了。因为破案多,太爷爷和爷爷外出时常被人偷袭,总有小偷向他们扔石头进行报复,家人觉得这行太危险,就坚决反对女孩去学。
每次看见爷爷和爸爸拿着脚印模本回家研究,还不时地分析:胶鞋的边缘是圆润的,手工制作的布鞋脚印不规整、有棱角,甚至有的能看出针眼大小,鞋的尺寸、走路着力点不同,脚印也不一样。年幼的董艳珍在旁边偷偷听着听着就明白了,原来靠脚印能这样找人。
兴趣是学艺最好的老师。没人教,她就自己留心琢磨,悄悄地研究爷爷和爸爸拿回家的足迹样本,有一次趁家里没人和了一盆面,把自己的脚印拓下来做成了模型,又怕妈妈说她浪费粮食,就用一张报纸包好藏在柜子里。妈妈发现白面做的模型,不仅没有批评她,反而耐心地告诉她,爷爷他们是用石膏做足迹模型的,并鼓励她多留心学习。
终于,爷爷答应将家传绝技传授给她。董艳珍16岁那年,赤峰发生了一起纵火案,三千多斤谷子被烧,当时爷爷正生病做手术,爸爸在外地出差,情况紧急,爷爷就派孙女上阵了。这是董艳珍首次“出征”单独破案。
根据现场足迹,她推测罪犯穿的是大头棉鞋,并判断此人45岁左右,1.82米的身高,罗圈腿、微驼背。通过这个特征很快就破了案。最后受害人诚恳的对董艳珍说:“我跟你说句实话,当时你一下车我心里凉了半截,现在我真的特别信服你。”
破这个案子时董艳珍还是个初中生,从此她心中埋下了一个成为女警察的梦想。后来,董艳珍因协警破案成绩突出被翁牛特旗梧桐花铅锌矿公安处聘为技术员。
一次机缘巧合,董艳珍得以到中国刑警学院系统学习痕迹检验,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有了理论知识做基础,董艳珍破起案来更加得心应手。但是,出现场次数越多,董艳珍的心情没有变得愉快,相反是变沉重了——毕竟,她不是真正的警察。
随着帮助破获的案件越来越多,董艳珍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她先后受邀到陕西、安徽、河南、四川等省协助破案。37岁那年,董艳珍被吉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聘为客座教授,也于同年如愿穿上警服,成为了真正的人民警察。
自继承祖传的足迹追踪学,拥有一双“火眼金睛”的董艳珍先后破获各类案件千余起,成为中国当代“足迹追踪学”第一人。
坚持梦想同时,董艳珍也在不断挑战着自己。从农家女子成为高等院校的客座教授,成为人民警察,再成为让“华人神探”李昌钰都惊叹的足迹神探,甚至有不少刑侦方面的专家欲拜其为师,美国警局也通过李昌钰向她发出邀请……董艳珍的一生,就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真实写照,她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传奇!
编辑:安达
来源:视觉赤峰
更多精彩请下载“今日赤峰”APP